(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渑(shéng):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这里指酒如渑池之水,形容酒多。
- 高堂:高大的厅堂。
- 丝竹:指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泛指音乐。
- 绣筵:华丽的宴席。
- 双凤影:指宴席上的华丽装饰或舞者。
- 珠箔:用珠子串成的帘子。
- 红牙拍:红色的牙板,古代乐器。
- 金缕:金线,这里指华美的衣裳。
- 綵云:五彩的云,比喻华美的景象。
- 长洲苑:古代吴地的一个著名园林。
- 阖闾城:即苏州,古代吴国的都城。
- 千金寿:指丰厚的礼物或祝福。
- 万里情:遥远的思念或情感。
翻译
三月里,美酒如渑池之水般丰盈,高大的厅堂里音乐暂时停歇。华丽的宴席上,双凤的影子翩翩起舞,珠帘间莺鸟的歌声此起彼伏。音乐节奏叠叠相应,红牙板拍击声中,华美的衣裳如金线般闪耀。五彩的云朵低垂,不愿飘过,芳尘暗自惊动。花儿在长洲苑中盛开,阳光照耀着阖闾城。享受着丰厚的礼物和祝福,却仍难忘那遥远的思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宴会的盛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诗中“三月酒如渑”开篇即点明时节与宴会的丰盛,而“高堂丝竹停”则巧妙地转入宴会的静谧时刻,为后文的华丽描绘做了铺垫。诗中运用了“双凤影”、“珠箔乱莺声”等生动形象,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华丽。结尾处的“宁忘万里情”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情感的深深思念,使得整首诗在繁华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揭傒斯
元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江右人,字曼硕,号贞文。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由布衣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著有《揭文安公集》。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2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