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北道傍丘阜

自出城北门,平野亘长云。 道傍多高阜,累累若丘坟。 丰草为不生,白日何氤氲。 焉知非陵墓,下有长逝人。 棺椁化为土,衣冠腐为尘。 既往不可见,来者不可闻。 百岁何足恃,为生良自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èn):连绵不断。
  • (fù):土山。
  • 氤氲 (yīn 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 棺椁 (guān guǒ):棺材和椁,椁是棺材外面的套棺。
  • 既往:过去的事情。

翻译

从城北门出来,平坦的原野上连绵着长长的云。 道路旁边有许多高高的土山,堆积得像丘陵和坟墓一样。 丰茂的草木在这里不生长,白日里却有着浓郁的雾气。 谁知道这些土山是不是陵墓,下面埋葬着长眠的人。 棺材和椁木已经化为了泥土,衣冠也腐烂成了尘埃。 过去的事情无法再见,未来的人也无法听到。 百年寿命何足依靠,为了生存必须勤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城北门外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丰草为不生,白日何氤氲”一句,以荒凉的景象映衬出人世的虚幻,而“棺椁化为土,衣冠腐为尘”则深刻揭示了生命的终结和物质的消逝。最后两句“既往不可见,来者不可闻。百岁何足恃,为生良自勤”更是直抒胸臆,强调了勤劳生存的重要性,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傅若金

元临江新喻人,初字汝砺,后改字与砺。少孤贫,刻励于学。工诗文。年甫三十,游京师,虞集、揭傒斯见其诗,皆大称赏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后以广州路教授卒。有《傅与砺诗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