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击鞠图

古来北方善骑射,材力往往矜豪雄。吾观《金人击鞠图》,意气已欲横土中。 黄旗雕羽指天黑,绣柱龙鳞掀日红。鸣鞭纵辔捷一发,左回右折如旋风。 流星迸乱拂衣里,飞电翕忽生马鬃。极知此艺较轻矫,驰骋亦似观成功。 后来唇齿不自惜,纵习武勇终亡国。当时得失争一丸,百岁安危复何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击鞠:古代的一种马球运动。
  • :夸耀。
  • 豪雄:英雄豪杰。
  • 横土:横行于土地之上,形容意气风发。
  • 雕羽:指箭矢上的羽毛装饰。
  • 绣柱:指马球杆上的装饰。
  • 龙鳞:形容马球杆上的装饰华丽如龙鳞。
  • 掀日红:形容动作激烈,如同掀起日光般耀眼。
  • 纵辔:放开马缰。
  • 旋风:形容动作迅速如旋风。
  • 流星:形容球如流星般快速。
  • 迸乱:四散飞溅。
  • 拂衣:形容球速快到几乎触碰到衣袖。
  • 飞电:形容马的速度快如闪电。
  • 翕忽:迅速。
  • 生马鬃:形容马奔跑时鬃毛飞扬的样子。
  • 轻矫:轻盈矫健。
  • 唇齿:比喻关系密切的国家或盟友。
  • 一丸:指马球。

翻译

自古以来,北方人擅长骑马射箭,常自夸英雄豪杰。我观看《金人击鞠图》,图中人物意气风发,仿佛要横行于大地之上。

黄旗上装饰着雕羽,指向天空,仿佛要将天色染黑;绣柱上龙鳞般的装饰,在阳光下闪耀着红光。他们放开马缰,迅速一发,左右回旋如同旋风。

球如流星般四散飞溅,几乎触碰到衣袖;马如飞电般迅速,鬃毛飞扬。我深知这项技艺轻盈矫健,驰骋其中仿佛观看着成功的景象。

然而,后来关系密切的国家却不珍惜彼此,纵使精通武勇,最终还是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当时为了争夺一粒马球而争斗,百年的安危又有什么意义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金人击鞠图》中的场景,展现了北方民族的豪迈与武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黄旗雕羽”、“绣柱龙鳞”等,形象地描绘了击鞠的激烈场面。同时,诗人也借古讽今,通过击鞠的胜负来隐喻国家的兴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击鞠的精彩,又蕴含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傅若金

元临江新喻人,初字汝砺,后改字与砺。少孤贫,刻励于学。工诗文。年甫三十,游京师,虞集、揭傒斯见其诗,皆大称赏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后以广州路教授卒。有《傅与砺诗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