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伯修侍郎分部扈跸
扈圣千官出,分曹六职俱。
侍郎精古学,议礼应时须。
车盖连诸郡,衣冠接两都。
句陈严内拱,屏翳肃前驱。
滦水开宫殿,龙门起画图。
仗依云气肃,人望日华趋。
马酒来官道,驼羹出御厨。
露疑金作掌,冰想玉为壶。
地绝分寒燠,天清习晓晡。
会朝常咫尺,奏对祇须臾。
旧俗怀《周雅》,今贤诵《禹谟》。
爱君期得道,忧国况为儒。
久客嗟牢落,诸公念朴愚。
路经南粤险,心戴北辰孤。
汲引劳修绠,吹嘘倚大炉。
临风思何限,相送独勤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扈跸(hù bì):随从皇帝出行。
- 分曹:分部门,分职。
- 句陈:指宫廷中的仪仗队列。
- 屏翳:古代传说中的风神。
- 滦水: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
- 龙门: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常指宫门。
- 仗依:仪仗所依。
- 日华:日光。
- 露疑:露水凝结的样子。
- 金作掌:形容露水像金子一样闪耀。
- 玉为壶:形容冰块洁白如玉。
- 寒燠(yù):冷热。
- 晓晡(bū):早晚。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奏对:回答皇帝的询问。
- 《周雅》:古代诗歌的一种,代表周朝的文学。
- 《禹谟》:古代文献,记载大禹的治国策略。
- 汲引:提拔,推荐。
- 修绠(gěng):修长的绳索,比喻提拔人才。
- 吹嘘:夸赞,推荐。
- 大炉:比喻朝廷或国家。
翻译
随从皇帝出行的千官,各部门各司其职。侍郎精通古代学问,适时地参与礼仪的制定。车辆和官吏连接各郡,衣冠楚楚地聚集在两都。宫廷中的仪仗队列严整,风神肃穆地在前引导。滦水边建起了宫殿,龙门上绘制了图案。仪仗所依,人们仰望日光而行。官道上供应马奶酒,御厨中准备了驼肉羹。露水凝结如金,冰块洁白如玉。地势决定了冷暖的分布,天空清澈,日夜分明。与皇帝的距离虽近,但回答询问的时间却很短暂。怀念古代的《周雅》,现今的贤士诵读《禹谟》。期望你得到道义的指引,忧国忧民,更是儒者的本分。长久客居,感叹孤独无助,诸公却记得我的朴实愚钝。路途经过南粤的艰险,心中怀念北方的孤独。劳烦你提拔我,像修长的绳索一样,依靠朝廷的推荐,像在大炉中锻造。临风思绪万千,送别你,我格外勤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随从皇帝出行的盛况,以及对侍郎的赞美和期望。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金作掌”、“玉为壶”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宫廷的景象和氛围。同时,诗人表达了对侍郎的深厚情感,期望他能得到道义的指引,为国家做出贡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朋友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