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赤壁图

先生矫矫人中龙,京尘千丈不可容。 五年一梦落江海,翩然野鹤开囚笼。 雪堂闭户读书史,兴来飘然弄云水。 黄泥坂下醉三更,赤壁矶头航一苇。 明月清风共一江,迈往之气无由降。 酒酣作赋记清赏,袖有巨笔如长杠。 一朝骑鲸寻李白,人间俯仰成今昔。 续弦无处觅鸾胶,见画思公空叹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矫矫:形容英俊出众的样子。
  • 人中龙:比喻杰出的人才。
  • 京尘:指京城的尘土,比喻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
  • 翩然:形容动作轻快飘逸。
  • 囚笼:比喻束缚人的环境或境遇。
  • 雪堂:指苏轼在黄州时的居所。
  • 黄泥坂:地名,苏轼常在此饮酒。
  • 赤壁矶:地名,苏轼在此写下著名的《赤壁赋》。
  • 航一苇:比喻乘船出行。
  • 迈往:超越前人。
  • 骑鲸:比喻去世,典故出自李白骑鲸升天的传说。
  • 鸾胶:传说中能续弦的神奇胶水,比喻难以寻觅的珍贵之物。

翻译

先生英俊出众,如同人中的龙凤,京城的尘土千丈也容纳不下他。五年的梦境一朝落入江海,他像野鹤一样翩然飞出了囚笼。在雪堂闭门读书,兴致来时便飘然去玩弄云水。在黄泥坂下醉到三更,赤壁矶头乘一叶小舟。明月清风共映一江水,那超越前人的气概无法降下。酒酣时作赋记录这清雅的赏玩,袖中藏着巨笔如同长杠。一旦骑鲸去寻找李白,人间的一切都成了过去。续弦无处寻觅鸾胶,看到这幅画只能空叹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情景,通过“人中龙”、“翩然野鹤”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苏轼的超凡脱俗和自由不羁。诗中“雪堂闭户读书史,兴来飘然弄云水”体现了苏轼的学识渊博和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尾的“骑鲸寻李白”和“觅鸾胶”则隐喻了苏轼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

曹之谦

之谦,字益甫,云中应人。幼知力学,早擢巍科。既而与元好问同掾东曹,机务倥偬,商订文字,未尝少辍。北渡后,居平阳者三十馀年,与诸生讲学,一以伊洛为宗,众翕然从之,文风为之一变。所著古文杂诗仅三百首,曰《兑斋文集》。汲郡王恽序之曰:先生之作,其析理知言,择之精,语之详,浑涵经旨,深尚体之工;刊落陈言,及自得之趣。而又抑扬有法,丰约得所。可谓常而知变,醇而不杂者也。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