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友图
刘文学,如冠玉。平生所性在择友,友此梅花与松竹。
后凋莫问岁寒心,眼中且得无尘俗。顾兹郁郁在徂徕,瞻彼猗猗在淇澳。
更有江南万玉妃,暗香吹遍湖山曲。三友地远莫致之,收拾画图归一幅。
竹为君子松大夫,梅则佳人在空谷。从他坐客寒无毡,只此可以伴幽独。
君不见玄都观里千树桃,尽是人间闲草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如冠玉:形容人容貌俊美,如同戴上了玉冠。
- 后凋:指最后凋谢,比喻坚贞不屈。
- 岁寒心:比喻在困境中保持的坚贞不屈的品格。
- 郁郁:茂盛的样子。
- 徂徕: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
- 猗猗:形容植物茂盛、美好。
- 淇澳:水名,在今河南省淇县。
- 万玉妃:比喻梅花,因其洁白如玉,故称。
- 湖山曲:指湖山之间的曲折地带。
- 坐客寒无毡:形容客人来访时,因贫穷而无法提供温暖的坐垫。
- 玄都观:道观名,此处借指世俗之地。
- 闲草木:指无用或平凡的草木。
翻译
刘文学,容貌俊美如戴玉冠。他一生注重选择朋友,与梅花、松树、竹子为友。 不问梅花、松树、竹子是否能经受岁月的寒冷,只因它们眼中无尘俗。 看那徂徕山上的松树郁郁葱葱,淇水边的竹子茂盛美好。 还有江南的万朵梅花,如玉妃般在湖山间吹送暗香。 三友虽地远无法相聚,却将它们画入一幅图中。 竹子是君子,松树是官大夫,梅花则是空谷中的佳人。 即使坐客来访时寒冷无毡,这幅画也可以陪伴我度过幽静孤独的时光。 你没看见玄都观里的千棵桃树吗?它们不过是人间平凡的草木罢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刘文学与梅花、松树、竹子为友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如冠玉”形容刘文学的俊美,“后凋莫问岁寒心”表达了对坚贞品格的赞赏,“万玉妃”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洁白与高雅。最后通过对玄都观里桃树的贬低,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世俗的蔑视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