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气:古人有“望气”之术,据说可以根据天子所在之处的云气判断兴衰。
  •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翻译

西晋的楼船驶向益州,金陵的帝王之气便黯然消逝。千寻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从石头城伸出。人生中有几回能为过去的事感伤,山的形状依旧枕靠在江流边。如今正逢天下统一四海为家的时候,旧时的营垒一片萧瑟只有芦荻在秋风中摇曳。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的怀古佳作。前四句叙述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西晋楼船下益州”展示出西晋水军浩荡出征的气势,“金陵王气黯然收”生动地写出东吴政权的衰败。“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则具体描绘了吴主孙皓投降的场景。后四句主要抒发感慨,“人世几回伤往事”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山形依旧枕江流”以不变的山景衬托人事的更迭。最后两句在怀古的基础上,融入对现实的思考,反映了诗人所处时代国家统一的局面,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全诗借古讽今,寓意深刻,意境苍凉而雄厚。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