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客舍

· 郑谷
奔走失前计,淹留非本心。 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 渐解巴儿语,谁怜越客吟。 黄花徒满手,白发不胜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奔走:急忙走动,奔波。
  • 淹留:停留,逗留。
  • 本心:原来的心意,初衷。
  • 永夜:长夜。
  • 秋霖:秋天的连绵细雨。
  • 巴儿语:指巴蜀地区的方言。
  • 越客:指来自越地(今浙江一带)的旅人。
  • 黄花:菊花。
  • 不胜簪:无法用簪子固定,形容白发稀疏。

翻译

急忙奔波却失去了原先的计划,停留并非我的初衷。 已经难以消磨这漫长的夜晚,更何况还要听着秋天的细雨。 渐渐学会了一些巴蜀方言,但有谁会同情我这个越地的旅人呢? 手中满是菊花,但白发却稀疏得无法用簪子固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通川客舍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奔走失前计,淹留非本心”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迷茫与无奈,而“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则进一步以秋雨的凄凉加深了这种孤独感。后两句通过“渐解巴儿语”与“谁怜越客吟”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异乡感与无人理解的悲哀。结尾的“黄花徒满手,白发不胜簪”则以菊花的盛放与白发的稀疏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与人生感慨。

郑谷

郑谷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