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提(zhāo tí):指寺院。
  • 下界:指人间。
  • 清汉:指天空。
  • 观空:佛教用语,意指观察空寂的境界。
  • 行道:修行佛法。
  • 众香:指各种香料,常用于佛教仪式中。
  • 西来驾:指来自西方的客人或僧侣。
  • 人天:人间与天界。
  • (xūn):日落时的余晖。

翻译

这座寺院坐落在山顶,与人间隔绝不闻。 塔影高挂于清澈的天空,钟声与白云和鸣。 静室中观察空寂的境界,修行佛法时焚烧众香。 暂且停下西来的车马,人间与天界的日光还未完全消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灵隐寺山顶禅院的静谧与超脱。诗中,“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直接点明了禅院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尘世的隔绝。塔影、钟声与白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高远、清幽的意境,体现了禅院的宁静与超然。后两句则通过“观空”与“行道”展现了僧侣的修行生活,而“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禅院的永恒。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綦毋潜

綦毋潜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