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请裴令公开春加宴

高名大位能兼有,恣意遨游是特恩。 二室烟霞成步障,三川风物是家园。 晨窥苑树韶光动,晚度河桥春思繁。 弦管常调客常满,但逢花处即开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恣意(zì yì):任意,随意。
  • 遨游(áo yóu):漫游,游历。
  • 特恩:特别的恩宠。
  • 二室:指两间屋子。
  • 烟霞:烟雾和云霞,常用来形容景色美丽。
  • 步障:用来遮挡风尘或视线的布幕。
  • 三川:泛指河流,这里可能指具体的三条河流。
  • 风物:风景和物产。
  • 韶光(sháo guāng):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 春思:春天的思绪,常带有浪漫和愉悦的情感。
  •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 常调:经常演奏。
  • 开樽:打开酒器,指饮酒。

翻译

拥有高名与大位,能够恣意遨游是特别的恩宠。 两间屋子被烟霞般的景色环绕,如同步障,三川的风景和物产就是我的家园。 清晨窥视园中的树木,韶光闪动,傍晚渡过河桥,春思繁多。 弦管乐器常奏,客人常满,只要遇到花开的地方,就开樽畅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禹锡对友人裴令公春日宴请的回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友人相聚的喜悦。诗中“高名大位能兼有,恣意遨游是特恩”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地位与自由生活的羡慕。后文通过对“二室烟霞”和“三川风物”的描绘,以及“晨窥苑树”和“晚度河桥”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结尾的“弦管常调客常满,但逢花处即开樽”则生动地表现了宴会的欢乐气氛和诗人的豪放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风采。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