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 齐己
北极新英主,高科旧少年。 风流传贵达,谈笑取荣迁。 洛水秋空底,嵩峰晓翠巅。 寻常谁并马,桥上戏成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洛下:指洛阳。
  • 王彝训:人名,可能是齐己的朋友或同辈。
  • 先辈:对前辈的尊称。
  • 北极:指帝都,即京城。
  • 高科:指科举考试中的高级功名。
  • 贵达:显贵且通达。
  • 荣迁:升迁,指官职的提升。
  • 洛水:流经洛阳的河流。
  • 嵩峰:嵩山,五岳之一,位于河南。
  • 晓翠巅:清晨时山峰的翠绿之巅。
  • 寻常:平常,普通。
  • 并马:并排骑马。
  • 戏成篇:轻松地写成诗篇。

翻译

在京城,新登基的英明君主, 昔日的少年如今已高中科举。 他的风流韵事传为佳话, 谈笑间便获得了官职的提升。

秋天的洛水显得格外空旷, 清晨的嵩山峰顶翠绿欲滴。 平常日子里,谁能与他并马而行, 在桥上轻松地写下诗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洛阳友人王彝训的赞美和怀念。诗中,“北极新英主”和“高科旧少年”展现了王彝训的才华和成功,而“风流传贵达,谈笑取荣迁”则进一步以风流倜傥的形象和轻松得官的经历,突显其非凡的人生。后两句通过对洛水和嵩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壮美的自然背景,与前文的繁华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昔日风采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