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兴善寺

· 郑谷
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 藓侵隋画暗,茶助越瓯深。 巢鹤和钟唳,诗僧倚锡吟。 烟莎后池水,前迹杳难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虚:清静虚无。
  • 二林:指庐山中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 藓侵:苔藓生长侵蚀。
  • 隋画:隋朝时期的壁画。
  • 越瓯:越窑所产的茶碗。
  • 巢鹤:筑巢的鹤。
  • 钟唳:钟声悠扬。
  • :僧人的杖。
  • 烟莎:烟雾中的莎草。
  • 前迹:过去的痕迹。

翻译

寺庙位于帝都的阴面,清静虚无之境胜过庐山的东林和西林。 苔藓生长侵蚀了隋朝的壁画,茶水使越窑的茶碗显得更深。 筑巢的鹤伴随着悠扬的钟声,诗僧依靠着杖吟咏。 烟雾中的莎草映衬着后池的水,过去的痕迹已难以寻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兴善寺的静谧与古朴,通过对寺庙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藓侵隋画暗,茶助越瓯深”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又体现了寺庙的历史沉淀。末句“前迹杳难寻”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暗示了过往岁月的不可追寻,增添了诗的深沉与韵味。

郑谷

郑谷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