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河神庙虞参军船先发余阻风不进寒夜旅泊
朝谒冯夷祠,夕投孟津渚。
风长川淼漫,河阔舟容与。
回首望归途,连山暧相拒。
落帆遵迥岸,辍榜依孤屿。
复值惊波息,戒徒候前侣。
川路虽未遥,心期顿为阻。
沉沉落日暮,切切凉飙举。
白露湿寒葭,苍烟晦平楚。
啼猿响岩谷,泪鹤闻河溆。
此时怀故人,依然怆行旅。
何当欣既觏,郁陶共君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冯夷祠:指河神庙。
- 孟津渚:孟津河边的沙洲。
- 川淼漫:形容水面宽广无边。
- 容与:从容不迫的样子。
- 暧相拒:模糊不清,似乎在拒绝。
- 遵迥岸:沿着遥远的岸边。
- 辍榜:停止划桨。
- 孤屿:孤立的小岛。
- 惊波息:波浪平息。
- 戒徒:警惕的船员。
- 前侣:前面的同伴。
- 心期顿为阻:心中的期待突然受阻。
- 凉飙举:凉风起。
- 寒葭:寒风中的芦苇。
- 晦平楚:昏暗的平原。
- 河溆:河边。
- 怆行旅:悲伤的旅途。
- 郁陶:忧愁郁闷。
翻译
早晨参拜河神庙,傍晚停在孟津河边的沙洲。风大水阔,船只从容不迫地前行。回头望向归途,连绵的山脉模糊不清,似乎在拒绝我的视线。降下帆篷,沿着遥远的岸边前行,停止划桨,靠近孤立的小岛。又遇到波浪平息,警惕的船员等待前面的同伴。虽然水路不远,但心中的期待突然受阻。沉沉的落日渐渐消失,凉风起。白露沾湿了寒风中的芦苇,苍烟笼罩着昏暗的平原。猿猴在山谷中啼叫,鹤在河边哀鸣。此时怀念故人,旅途中的悲伤依旧。何时才能欣喜地相见,忧愁郁闷地与你共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因风阻而滞留河边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和对故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风长川淼漫”、“落日暮”、“凉飙举”等,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壮阔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刘知几
唐徐州彭城人,字子玄。刘知柔弟。高宗永隆进士。调获嘉主簿。武则天时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迁秘书少监,参与编修《则天皇后实录》。又著《史通》四十九篇,于景龙四年成书。玄宗开元初迁左散骑常侍,仍领史事,坐事贬安州别驾。卒谥文。知几前后修史近三十年,主张秉笔直书,以为史家须具才、学、识三长。有集。
► 56篇诗文
刘知几的其他作品
- 《 史通·外篇·暗惑第十二 》 —— [ 唐 ] 刘知几
- 《 史通·内篇·杂述第三十四 》 —— [ 唐 ] 刘知几
- 《 史通·内篇·载文第十六 》 —— [ 唐 ] 刘知几
- 《 史通·内篇·载言第三 》 —— [ 唐 ] 刘知几
- 《 史通·内篇·断限第十二 》 —— [ 唐 ] 刘知几
- 《 史通·外篇·杂说下第九 》 —— [ 唐 ] 刘知几
- 《 史通·外篇·汉书五行志错误第十 》 —— [ 唐 ] 刘知几
- 《 史通·内篇·表历第七 》 —— [ 唐 ] 刘知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