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冯十七舍人宿卫赠别五韵

少年为别日,隋宫杨柳阴。 白首相逢处,巴江烟浪深。 使星上三蜀,春雨沾衣襟。 王程促速意,夜语殷勤心。 却归天上去,遗我云间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óu):答谢。
  • 隋宫:隋朝的宫殿。
  • 杨柳阴:杨柳树下的阴影,常用来象征离别之地。
  • 巴江:指长江,因其流经巴蜀地区,故称。
  • 烟浪:烟雾缭绕的波浪,形容江面朦胧。
  • 使星:指朝廷派出的使者,这里比喻冯十七。
  • 三蜀:古代蜀地的三个部分,即蜀郡、广汉郡、犍为郡。
  • 王程:指朝廷的使命或任务。
  • 殷勤:热情周到。
  • 天上:比喻朝廷或高位。
  • 云间音:比喻高远难及的声音或消息。

翻译

年轻时我们分别在隋宫的杨柳树下,如今白发苍苍在此重逢,眼前是巴江上烟雾缭绕的波浪。 你作为朝廷的使者前往三蜀之地,春雨打湿了你的衣襟。 朝廷的任务催促你快速前行,夜晚我们交谈,你的话语中充满了热情与关心。 你将回到朝廷,留下给我的是那高远难及的音讯。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对冯十七舍人宿卫赠别的答谢之作。诗中通过对比少年与白首时的相逢场景,表达了时光流逝与友情不变的感慨。诗中“巴江烟浪深”一句,既描绘了巴江的朦胧美景,也隐喻了人生的沧桑与变幻。末句“遗我云间音”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音讯难寻的怅惘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刘禹锡诗歌的独特魅力。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