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麟德: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公元664年至665年。
- 燃香:烧香,常用于宗教仪式或表示虔诚。
- 长安:唐朝的都城,今陕西省西安市。
- 像寂:指佛像前的静默,表示虔诚或冥想。
- 昼定:白天的禅定,指僧人日常的修行活动。
- 松根老:指松树根部,此处可能指僧人在松树下讲经。
- 经浮:指经文,这里可能指经文的内容或经文的传播。
- 海水来:比喻经文的深远影响,如同海水般广阔无边。
- 双足履:指双脚行走,比喻僧人的修行之路。
- 院中苔:指寺庙院子里的苔藓,象征着僧人修行的清静之地。
翻译
在麟德年间,僧人燃香请求,长安的春天已经几度归来。 夜晚静谧,与佛像一同沉浸在寂静之中,白天的禅定时刻为我开启。 讲经结束后,老松树的根部见证了岁月的流转,经文的影响如同海水般涌来。 六年来,我双脚行走,只在寺庙的院中苔藓上留下足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僧人在长安寺庙中的修行生活。通过“麟德燃香请”和“长安春几回”,诗人贾岛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僧人的虔诚。诗中的“夜闲同像寂,昼定为吾开”表达了僧人日夜的修行生活,而“讲罢松根老,经浮海水来”则象征着经文的深远影响和僧人修行的坚持。最后,“六年双足履,只步院中苔”简洁地概括了僧人六年的清修生活,只在寺庙的院中留下足迹,体现了其对修行的专注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