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东林因送二生归

· 齐己
好向东林度此生,半天山脚寺门平。 红霞嶂底潺潺色,清夜房前瑟瑟声。 偶别十年成瞬息,欲来千里阻刀兵。 可怜二子同归兴,南国烟花路好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林:指庐山东林寺,是佛教圣地。
  • 度此生:度过这一生。
  • 半天山脚:形容山寺位于半山腰,地势较高。
  • 寺门平:寺门前的地面平坦。
  • 红霞嶂底:红霞映照在山峰底部。
  • 潺潺色:形容水流的声音和颜色。
  • 清夜:宁静的夜晚。
  • 瑟瑟声: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 偶别十年:偶然分别了十年。
  • 瞬息:极短的时间。
  • 欲来千里:想要从千里之外前来。
  • 阻刀兵:受到战乱的阻碍。
  • 二子:指两位朋友或弟子。
  • 同归兴:一同归来的喜悦。
  • 南国:指南方的地区。
  • 烟花:这里指美丽的景色。
  • 路好行:道路通畅,易于行走。

翻译

我多么希望能在东林寺度过余生,那里位于半山腰,寺门前的地面平坦。红霞映照在山峰底部,水流潺潺,颜色美丽;宁静的夜晚,房前风吹动树叶发出瑟瑟声。偶然分别了十年,时间转瞬即逝,我想要从千里之外前来,却受到战乱的阻碍。可怜那两位朋友一同归来的喜悦,南方的景色美丽,道路通畅,正是好行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寺的向往和对友人归来的喜悦。诗中通过对东林寺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宁静祥和的氛围。红霞、潺潺水声、瑟瑟风声等自然元素,增添了诗的意境美。后两句则抒发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以及因战乱而无法相聚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

齐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