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

· 郑谷
解印东归去,人情此际多。 名高五七字,道胜两重科。 宿馆明寒烧,吟船兀夜波。 家山春更好,越鸟在庭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印:指辞去官职。
  • 五七字:指诗文,古代诗文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
  • 两重科:指双重功名或学问。
  • 宿馆:住宿的馆舍。
  • 明寒烧:明亮的寒灯。
  • 吟船:在船上吟诗。
  • 兀夜波:在夜晚的波涛中。
  • 家山:家乡的山。
  • 越鸟:指南方的鸟。
  • 庭柯:庭院中的树枝。

翻译

辞去官职,向东归去,此时人情显得格外多。 名声高扬于五言七字的诗文,道德修养达到了双重的高度。 在明亮的寒灯下住宿,夜晚在船上吟诗,波涛汹涌。 家乡的春天更加美好,南方的鸟儿在庭院中的树枝上欢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谷辞官归乡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诗文、道德修养的自豪。诗中“解印东归去”一句,简洁地表达了辞官归隐的决心。后文通过对“名高五七字,道胜两重科”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和道德修养的自信。末句“家山春更好,越鸟在庭柯”则以家乡春天的美景和鸟儿的欢歌,寄托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家乡的深情。

郑谷

郑谷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