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茶十二韵

· 齐己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乾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匮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草:泛指各种草本植物。
  • :神奇,特别。
  • 火前:指清明节前,此时茶叶品质最佳。
  • 泽国:水乡,这里指产茶的地方。
  • 秦京:指长安,唐代的首都。
  • 研通:研磨得非常细。
  • 天柱: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比喻高山。
  • 赋客:指诗人。
  • 禅师:佛教中的高僧。
  • 角开:指茶盒打开。
  • 绿凝铛:绿色的茶叶在茶铛中凝结。
  • 松黄:松花粉,这里指茶的颜色。
  • 云母:一种矿石,这里形容茶汤的清澈。
  • 匮盛:珍贵的容器。
  • 陆先生:陆羽,唐代茶学家,著有《茶经》。

翻译

百草之中,茶最为神奇,其功效在百草之前就已显现。 其甘甜传遍天下人之口,珍贵之处在于清明前的名气。 春天采茶时不见大雁,收获时节却有莺鸟啼鸣。 茶叶从水乡封装,贡献至长安。 嗅觉感受到的清新至极,品尝后感觉身体轻盈。 研磨的声音如同天柱山回响,采摘的景象环绕着蜀山的明亮。 诗人秋日吟咏,禅师白日卧床亦为之惊动。 茶盒一开,香气满室,茶炉中的茶叶绿意凝结。 夜晚回忆凉泉之对饮,闲暇时思索异果之平淡。 松花粉般的茶色在水中旋转,云母般的清澈随倾倒而展现。 特别珍贵的是高人所寄,尤其适合用珍贵的容器盛放。 曾寻访制茶之法,精妙之处尽在陆羽先生。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茶的神奇与珍贵,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茶的采摘、研磨、品尝以及其带来的精神享受。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如“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茶的赞美,也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制茶技艺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茶文化的魅力。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