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栗杖送人

· 齐己
禅家何物赠分襟,只有天台杖一寻。 拄去客归青洛远,采来僧入白云深。 游山曾把探龙穴,出世期将指佛心。 此日江边赠君后,却携筇杖向东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分襟:分别。
  • 天台杖:指天台山出产的木杖,这里泛指禅杖。
  • 一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青洛:指洛阳,因洛阳有青要山,故称。
  • 白云深:形容山高云深,禅境深远。
  • 探龙穴:比喻深入探寻禅理。
  • 出世:指超脱世俗,追求佛法。
  • 指佛心:指向佛法的真谛。
  • 筇杖:用筇竹制成的手杖,轻而坚固。
  • 东林:指庐山东林寺,是佛教圣地。

翻译

禅家以何物赠别,只有一根天台山的禅杖。 拄着它,客人归去洛阳遥远,采杖的僧人深入高耸入云的山中。 曾用它探寻禅理的深奥,期待用它指引佛法的真谛。 今日在江边赠予你之后,我将携带着筇杖向东林寺进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禅师齐己对友人的深情赠别。诗中,“天台杖”不仅是赠物,也象征着禅师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通过“拄去客归青洛远”和“采来僧入白云深”的对比,展现了禅师与友人分别后的不同道路和心境。最后,禅师将携杖前往东林寺,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离别的哀愁。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