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胤公归阙

· 齐己
西朝归去见高情,应恋香灯近圣明。 关令莫疑非马辩,道安还跨赤驴行。 充斋野店蔬无味,洒笠平原雪有声。 忍惜文章便闲得,看他趋竞取时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朝:指西方的朝廷,这里可能指长安,唐朝的都城。
  • 归阙:回到朝廷。
  • 高情:高尚的情操。
  • 香灯:供奉神佛的灯火,这里比喻朝廷的圣明。
  • 关令:守关的官员。
  • 非马辩:指战国时期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辩题,这里指不要怀疑或争论。
  • 道安:可能是指道士安期生,这里泛指道士。
  • 赤驴:红色的驴子,常被道士骑乘。
  • 充斋:指在旅途中简单地用餐。
  • 野店:乡村的小客栈。
  • 洒笠:戴着斗笠行走。
  • 平原:广阔的平地。
  • 趋竞:追逐竞争。
  • 时名:当时的名声。

翻译

你向西朝归去,将见到高尚的情操,应当留恋那靠近圣明的香灯。 守关的官员不要怀疑那“白马非马”的辩题,道士还将骑着赤驴行走。 在野店充饥的蔬菜无味,戴着斗笠在平原上行走,雪落有声。 忍痛放弃文章,便能闲适地生活,看他人追逐竞争以取得当时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齐己送别友人归朝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赞赏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诗中通过“香灯近圣明”、“非马辩”、“赤驴行”等意象,描绘了友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形象。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追逐名利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精神追求的高尚情操。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