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

· 裴潾
鸟之在巢,风起林摇。 退翔城颠,翠虬扪天。 雨止雪旋,亦息于渊。 人皆知进,我独止焉。 人皆务明,我独晦焉。 邈矣其山,默矣其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退翔:退缩飞翔。
  • 城颠:城墙的高处。
  • 翠虬:青色的龙,比喻山峰。
  • 扪天:触摸天空,形容山峰高耸。
  • 雨止雪旋:雨停雪转,形容天气变化。
  • 亦息于渊:也停留在深渊,比喻隐居。
  • 务明:追求显达。
  • :隐晦,不显露。
  • 邈矣其山:遥远啊那山。
  • 默矣其泉:静默啊那泉。

翻译

鸟儿在巢中,风起时林木摇曳。它们退缩飞翔至城墙的高处,仿佛翠色的龙触摸着天空。雨停了,雪也转晴,它们也停留在深渊之中。人们都知道前进,只有我选择停留。人们都追求显达,只有我选择隐晦。那遥远的山啊,静默的泉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追求的淡漠。诗中“鸟之在巢,风起林摇”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变动,而“退翔城颠,翠虬扪天”则通过壮丽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高远。后两句“人皆知进,我独止焉。人皆务明,我独晦焉”直接表达了诗人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邈矣其山,默矣其泉”以山泉的遥远与静默,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裴潾

唐绛州闻喜人。善隶书。以荫入仕。宪宗元和初,累擢左补阙。时两河用兵,以中人领使,潾谏之,帝嘉其忠,授起居舍人。帝喜方士,潾又极谏,贬江陵令。穆宗立,召还,历迁刑部郎中、给事中、兵部侍郎。出为河南尹,复还旧官。卒谥敬。有《大和通选》等。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