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五首
楚怀放灵均,国政亦荒淫。
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
汉文疑贾生,谪置湘之阴。
是时刑方措,此去难为心。
士生一代间,谁不有浮沈。
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
乃知汨罗恨,未抵长沙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怀:指楚怀王,战国时期楚国的君主。
- 放灵均:指屈原,名平,字灵均,被楚怀王放逐。
- 荒淫:指国家政治混乱,君主生活放纵。
- 彷徨:徘徊不定,犹豫不决。
- 绕泽:围绕着湖泊。
- 悲吟:悲伤地吟咏。
- 汉文:指汉文帝,西汉的皇帝。
- 贾生:指贾谊,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 谪置:贬谪,指被贬到偏远的地方。
- 湘之阴:湘水的南岸,指湖南地区。
- 刑方措:指刑罚的实施。
- 浮沈:浮沉,指人生的起伏变化。
- 良时:好的时代。
- 乱世:动荡不安的时代。
- 汨罗:指屈原投江的地方,汨罗江。
- 恨:遗憾,怨恨。
- 长沙:指贾谊被贬的地方,长沙。
翻译
楚怀王放逐了屈原,国家的政治也因此变得混乱放纵。屈原徘徊犹豫,不忍心做出决断,围绕着湖泊悲伤地吟咏。汉文帝怀疑贾谊,将他贬谪到湘水的南岸。那时刑罚正在实施,这次贬谪让人心情沉重。在一代人的生命中,谁没有经历起伏变化。好的时代真是可惜,乱世又有什么值得钦佩的呢?由此可知,屈原在汨罗江的遗憾,还不及贾谊在长沙的深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屈原和贾谊两位历史人物的遭遇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白居易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两位文人的悲剧命运,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批判。诗中“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和平稳定时代的向往和对动荡时代的不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白居易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