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荅诗十首和思归乐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
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
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
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
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
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
粪土种瑶草,瑶草终不芳。
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
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
不然终天年,老死在南冈。
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
拼音
注释
得马上话别:一作「得马上语别」。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亭:直立的样子。
- 森耸:高耸。
- 柯条:树枝。
- 漠漠:密布的样子。
- 康庄:大道。
- 婆娑:枝叶纷披的样子。
- 次第:依次。
- 秉操:坚持操守。
- 贯:贯穿。
- 变态:变化的状态。
- 炎凉:比喻世态的冷暖变化。
- 粪土:比喻低贱的东西。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比喻珍贵的东西。
- 斧斤:斧头。
- 构:建造。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 亚:次于。
翻译
高高的山上的松树,每一棵都向着朝阳生长。它们高耸入云,树枝长达百尺。在尘土飞扬的大道旁,槐树密密麻麻地生长,两两相依。它们枝叶纷披,低垂覆盖地面,树干也显得平凡无奇。
八月白露降临,槐叶渐渐变黄。到了年末,山上积满了雪,松树的颜色依然郁郁葱葱。松树就像君子的心,坚持着冰霜般的操守。而槐树则像小人的面孔,随着世态的冷暖而变化。
大家都知道松树胜过槐树,真心希望能在道路旁种植松树。但如果用低贱的粪土来种植珍贵的瑶草,瑶草终究不会芳香。还可以用斧头砍伐松树,将其作为建造明堂的栋梁。为了得到合适的用途而牺牲自己,这是为了君主建造宣明政教的地方。
否则,松树只能终其天年,老死在南冈之上。它不愿意屈居于槐树之下,低垂着枝叶,随着槐树的行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松树和槐树的生长环境和特性,表达了作者对坚持操守、不随波逐流的君子品质的赞美。松树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保持青翠,象征着君子的坚韧不拔;而槐树则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象征着小人的随波逐流。作者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君子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不应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松树的同情和对其未能发挥更大作用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