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

日暮天地冷,雨霁山河清。 长风从西来,草木凝秋声。 已感岁倏忽,复伤物凋零。 孰能不憯悽,天时牵人情。 借问空门子,何法易修行。 使我忘得心,不教烦恼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ì):雨过天晴。
  • 倏忽 (shū hū):迅速,忽然。
  • 憯悽 (cǎn qī):悲伤,凄凉。
  • 空门子:指佛教僧侣。
  • 修行:指佛教中的修炼行为,旨在达到精神上的净化和解脱。

翻译

日落时分,天地间变得寒冷,雨停后山河显得格外清澈。 长风从西方吹来,草木间凝结着秋天的声音。 我已经感受到岁月匆匆流逝,又为万物的凋零而感到悲伤。 谁能不感到悲伤凄凉呢?天时变迁牵动着人的情感。 我想问那些佛教僧侣,有什么方法可以容易地修行。 让我忘却心中的烦恼,不让烦恼再次生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象,通过自然的变化来反映诗人内心的感受。白居易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日暮天地冷”、“雨霁山河清”和“草木凝秋声”,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凋零,从而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佛教修行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修行来达到心灵上的平静和解脱。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