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天市垣

下垣一宫名天市,两扇垣墙二十二。当门六角黑市楼,门左两星是车肆。 两个宗正四宗人,宗星一䨥亦依次。帛度两星屠肆前,候星还在帝坐边。 帝坐一星常光明,四个微茫宦者星。以次两星名列肆,斗斛帝前依其次,斗是五星斛是四。 垣北九个贯索星,索口横者七公成。天纪恰似七公形,数著分明多两星。 纪北三星名女床,此坐还依织女傍。三元之象无相侵,二十八宿随其阴。 水火土木并与金,以次别有五行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元子步天歌:丹元子是王希明的别号,步天歌是一种天文诗歌形式,用以描述星象。
  • 天市垣: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北方七宿的第二宿。
  • 两扇垣墙二十二:指天市垣的边界由二十二颗星组成。
  • 黑市楼:指天市垣中的一颗星,因其位置在垣门附近,故称市楼。
  • 车肆:指天市垣中的两颗星,象征市场中的车辆和店铺。
  • 宗正宗人宗星:指天市垣中的星群,代表宗族或家族的官员。
  • 帛度:指天市垣中的两颗星,象征度量衡。
  • 屠肆:指天市垣中的一颗星,象征屠宰场。
  • 候星:指天市垣中的一颗星,位于帝坐旁边。
  • 帝坐:指天市垣中的一颗明亮星,象征帝王之位。
  • 宦者星:指天市垣中的四颗小星,象征宦官。
  • 列肆:指天市垣中的两颗星,象征市场中的店铺。
  • :指天市垣中的星群,象征量器。
  • 贯索星:指天市垣北部的九颗星,象征绳索。
  • 七公:指天市垣中的一组星,象征七位公卿。
  • 天纪:指天市垣中的一组星,形状类似七公。
  • 女床:指天市垣中的一组星,靠近织女星座。
  • 织女:指天市垣附近的一个星座,与牛郎星相对。
  • 三元:指天、地、人三元,此处可能指天象的和谐。
  • 二十八宿: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个星座,分布在黄道带周围。
  • 水火土木金:指五行,即水、火、土、木、金,代表宇宙的基本元素。

翻译

天市垣,是下垣的第一宫,由二十二颗星组成其垣墙。垣门处有六角形的黑市楼,门左边有两颗星代表车肆。 宗正、宗人各有两位,宗星一颗,排列有序。帛度和屠肆前的两颗星,候星位于帝坐旁边。 帝坐星总是明亮,四周有四颗微小的宦者星。接着是两颗星代表列肆,斗和斛在帝前依次排列,斗有五颗星,斛有四颗。 垣北有九颗贯索星,索口横着的是七公星。天纪星群形状类似七公,数目上多出两颗。 纪北有三颗星名为女床,此座靠近织女星座。天象和谐,不受侵扰,二十八宿随其阴晴变化。 水、火、土、木、金五行,各有其分。

赏析

这首《丹元子步天歌天市垣》以诗歌的形式描述了天市垣的星象布局,通过具体的星名和位置,展现了古代天文学家对星空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诗中不仅描绘了星群的分布,还通过象征性的星名,如帝坐、宦者、七公等,反映了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此外,诗中提到的五行和二十八宿,体现了中国古代宇宙观和哲学思想,即万物相生相克,宇宙和谐统一。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具有科学价值,也富有文学和哲学的深度。

王希明

唐时人,号丹元子,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