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北极紫微宫
注释
- 丹元子:唐代道士王希明的别号。
- 步天歌:一种古代天文诗歌,用以描述天体的位置和运动。
- 中元:指天文学上的中宫,即北极星所在的区域。
- 紫微宫:古代天文学中北极星周围的星群,被视为天帝的宫殿。
- 大帝之坐:指北极星,古代认为天帝坐在此星上。
- 庶子:指北极星附近的星,古代认为代表天帝的儿子。
- 天枢:北斗七星的第一星。
- 四辅:指围绕北极星的四颗星,被视为天帝的辅臣。
- 天一太一:古代星名,代表天帝的左右护卫。
- 左枢右枢:指紫微宫两侧的星,象征宫门。
- 上宰少尉:古代星官名,代表天帝的文武官员。
- 阴德:星名,代表天帝的德行。
- 尚书:星名,代表天帝的文书官员。
- 女史柱史:星名,代表天帝的女性文书官员。
- 御女:星名,代表天帝的女性侍从。
- 大理:星名,代表天帝的司法官员。
- 勾陈:星名,代表天帝的武将。
- 天皇:星名,代表天帝。
- 五帝内坐:指五颗代表古代五方帝王的星。
- 华盖:星名,代表天帝的遮蔽物。
- 传舍:星名,代表天帝的住所。
- 内阶:星名,代表天帝的台阶。
- 天厨:星名,代表天帝的厨房。
- 八谷:星名,代表天帝的粮食仓库。
- 天棓:星名,代表天帝的武器。
- 天床:星名,代表天帝的床。
- 文昌:星名,代表天帝的文化官员。
- 三公:星名,代表天帝的最高文官。
- 天牢:星名,代表天帝的监狱。
- 太阳之守:星名,代表守护太阳的神。
- 玄戈:星名,代表天帝的武器。
- 天理:星名,代表天帝的法则。
- 辅星:北斗七星的辅星。
- 闿阳:北斗七星的第六星。
- 摇光:北斗七星的第七星。
翻译
中宫的北极星周围是紫微宫,北极星和周围的五星都在这里。北极星是天帝的座位,第二颗星是天帝的次子居住的地方。第一颗星被称为太子,第四颗星是天帝的后宫,第五颗星是天枢。
紫微宫两侧有四颗星,是天帝的四位辅臣,天一和太一星守护着宫门。左枢和右枢星夹着南门,两侧有十五颗星作为守卫。上宰和少尉两星相对,少宰、上辅和次少辅依次排列。
上卫、少卫和次上丞星依次排列,后门东边是赞府星。门西边是少丞星,依次排列至前门。阴德门内有黄色的星聚集,尚书星及其五颗星位在其后。女史和柱史星各占一户,御女星和四颗天柱星围绕。
大理星在阴德星旁边,勾陈星的尾指向北极星顶,勾陈星和六甲星在前。天皇星独自在勾陈星内,五帝星坐在后门。华盖星和十六颗杠星,杠星像伞柄。
华盖星上有九颗星,名为传舍,像连丁一样。紫微宫外侧左右各有六颗星,右边是内阶星,左边是天厨星。阶前有八颗八谷星,厨下有五个天棓星。
天床星在左枢星旁,内厨星和相星在右枢星对面。文昌星像斗上的半月形,六颗星清晰分明。文昌星下是三公星,太尊星只向三公星明亮。
天牢星在太尊星旁,太阳之守星在四势星前。一个宰相星在太阳星侧,还有三公星在西偏,即玄戈星圆。
天理星在斗里暗淡,辅星靠近开阳星淡。还有三公星在西偏,即太阳星圆。天理星在斗里暗淡,辅星靠近闿阳星淡。北斗七星明亮,第一星主帝名枢精,第二第三星是璇玑星,第四星是权星,第五星是衡星,闿阳星和摇光星是第六第七星。
赏析
这首《丹元子步天歌北极紫微宫》以诗歌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天文学中的紫微宫及其周围的星群。通过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天文的敬畏和对宇宙秩序的理解。诗歌中不仅详细描述了各星的位置和象征意义,还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星群比作天帝的宫殿和官员,展现了古人对天文的深刻认识和丰富的想象力。这首诗歌不仅是天文学的宝贵资料,也是文学艺术的佳作,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天文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
王希明
王希明的其他作品
- 《 丹元子步天歌西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西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东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南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西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东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
- 《 丹元子步天歌南方七宿 》 —— [ 唐 ] 王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