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南方七宿

轸,四星似张翼相近,中央一个长沙子。左辖附两星,军门两黄近翼是。 门下四个主司空,门东七乌青丘子。青丘之下名器府,器府之星三十二。 以上便为太微宫,黄道向上看取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ěn):古代星宿名,属于南方七宿之一。
  • 张翼:古代星宿名,与轸相近。
  • 长沙子:指轸宿中央的星,可能是对星宿的别称或特定星的名称。
  • 左辖:星宿名,附有两星。
  • 军门:星宿名,两黄星,靠近翼宿。
  • 主司空:星宿名,位于军门之下,共四星。
  • 青丘子:星宿名,位于军门东,共七星。
  • 器府:星宿名,位于青丘之下,由三十二星组成。
  • 太微宫: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星区,与黄道有关。
  • 黄道: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轨迹。

翻译

轸宿,四颗星像张翼宿一样靠近,中央的一颗星被称为长沙子。左边有两颗星附属于左辖。军门宿有两颗黄色的星,靠近翼宿。 军门宿下面有四颗星,称为主司空。军门东边有七颗星,称为青丘子。青丘子下面是器府宿,由三十二颗星组成。 以上所述即为太微宫的星宿,从黄道向上看去,这些星宿清晰可见。

赏析

这首作品是唐代王希明所作的《丹元子步天歌》中关于南方七宿之一的轸宿的描述。诗中详细描绘了轸宿及其周边星宿的位置和特征,如轸宿与张翼宿的相近,中央的长沙子星,以及左辖、军门、主司空、青丘子和器府等星宿的具体位置和星数。通过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想象出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空的场景,感受到古人对天文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洁,条理清晰,既是一首天文知识的普及诗,也是对古代天文观测技术的珍贵记录。

王希明

唐时人,号丹元子,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