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北方七宿

室,两星上有离宫出。绕室三双有六星,下头六个雷电形。 垒壁陈次十二星,十二两头大似升。阵下分布羽林军,四十五卒三为群。 壁西星多难论,子细历历看区分。三粒黄金名鈇钺,一颗真珠北落门。 门东八魁九个子,门西一宿天纲是。电傍两星土功吏,腾蛇室上二十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指室宿,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的第六宿。
  • 离宫:星官名,属于室宿,象征皇帝的行宫。
  • 垒壁陈:星官名,属于室宿,象征军事防御设施。
  • 羽林军:星官名,属于室宿,象征皇帝的禁卫军。
  • 鈇钺:星官名,属于室宿,象征刑罚。
  • 北落门:星官名,属于室宿,象征北方的门户。
  • 八魁:星官名,属于室宿,象征捕猎的工具。
  • 天纲:星官名,属于室宿,象征天子的纲纪。
  • 土功吏:星官名,属于室宿,象征负责土木工程的官员。
  • 腾蛇:星官名,属于室宿,象征变化莫测的事物。

翻译

室宿中,两颗主要的星星上有离宫星官出现。围绕室宿有三对共六颗星星,下方排列着六个形状像雷电的星官。 垒壁陈星官有十二颗星星,这些星星两端大如升斗。在阵势下方分布着象征羽林军的星星,共有四十五颗,三颗一组。 室宿西边的壁宿星星众多,难以一一讨论,需要仔细观察以区分。三颗明亮的星星被称为鈇钺,一颗明亮的星星是北落门。 北落门东边有八魁星官,共有九颗星星,门西边有一宿是天纲星官。在电星旁边有两颗星星是土功吏星官,腾蛇星官在室宿上方,共有二十二颗星星。

赏析

这首《丹元子步天歌》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北方七宿中的室宿及其附属星官的分布和象征意义。诗中通过对各个星官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天文学家对星空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将星星比作雷电、升斗、羽林军等,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象征意义,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空的敬畏和对宇宙秩序的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研究古代天文学和文学的重要文献。

王希明

唐时人,号丹元子,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