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谪居:被贬官后居住在某地。
- 面瘦头斑:形容面容憔悴,头发斑白。
- 远谪:被贬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 江州: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
- 郡史:地方官吏。
- 逢时弃置:遇到时机却被弃置不用。
- 从不才:因为自己没有才能。
- 未老衰羸:还未老就已经衰弱瘦弱。
- 火烧寒涧:形容环境恶劣,如同火烧过的寒冷山涧。
- 松为烬:松树被烧成灰烬。
- 霜降春林:春天林中的花因霜降而凋落。
- 花委地:花儿凋谢落地。
- 遭时荣悴:遭遇时运的兴衰变化。
- 一时间:短时间内。
- 昭昭上天意:明显是上天的意志。
翻译
我面容憔悴,头发斑白,四十四岁的年纪,却被贬到遥远的江州做地方官。 遇到时机却因无才被弃置,还未老去就已经衰弱不堪,这是为什么呢? 就像火烧过的寒冷山涧中的松树化为了灰烬,春天林中的花因霜降而凋落。 遭遇时运的兴衰变化只在短时间内,这难道是明显的上天意志吗?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白居易对自己被贬谪的不满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中,“面瘦头斑”和“未老衰羸”描绘了诗人自身的憔悴与衰弱,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困顿。通过“火烧寒涧”和“霜降春林”的比喻,诗人抒发了对时运不济的无奈和对天意的质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