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巴童:巴地的孩童。
- 巫女:从事巫术的女子。
- 竹枝歌:古代巴蜀地区的民歌。
- 懊恼:烦恼,不快。
- 怨咽:怨恨和哽咽。
- 怅望:怅然若失地望着。
- 教我:教导我。
翻译
巴地的孩童和巫女唱着竹枝歌,不知是谁的烦恼,歌声中充满了怨恨和哽咽。我暂时听一听,就感到怅然若失,长久地听着,又该如何是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巴地孩童和巫女唱竹枝歌的情景,歌声中透露出的怨恨和哽咽,让诗人感到怅然若失。诗中“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情感的深刻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民间音乐的敏感和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民间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