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履道宅

驿吏引藤舆,家童开竹扉。 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 眼下有衣食,耳边无是非。 不论贫与富,饮水亦应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驿吏:古代驿站的管理人员。
  • 藤舆:用藤编织的轿子。
  • 家童:家中年轻的仆人。
  • 竹扉:用竹子制作的门。
  • 长归:长期归家。
  • 饮水亦应肥:即使只喝水,也应该感到满足和幸福。

翻译

驿站的管理人员引导着藤轿,家中的仆人打开竹门。 过去我常常只是暂时停留,而今天我是长期归家。 现在我有衣穿有食物,耳边没有是非纷扰。 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即使只喝水,也应该感到满足和幸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归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归家的喜悦。诗中“眼下有衣食,耳边无是非”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宁静的追求。最后两句“不论贫与富,饮水亦应肥”更是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无论贫富,只要内心满足,即使是简朴的生活也能感到幸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人生哲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