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五河县

夜泊淮堤近五河,恶风吹面叹蹉跎。 青山更比吴中少,绿浪翻同汉水多。 去国何须事弓剑,思亲有泪落烟波。 三千里外江南客,却倚月明闻楚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ó):停船靠岸。
  • 五河县:地名,位于今安徽省。
  • 恶风 (è fēng):猛烈的风。
  • 蹉跎 (cuō tuó):虚度光阴,无所作为。
  • 吴中:指江苏南部一带,古时属于吴国。
  • 绿浪:绿色的波浪,这里指河水。
  • 翻同:比拟,比喻。
  • 汉水: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流经湖北。
  • 去国 (qù guó):离开故乡。
  • 弓剑: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或军事生活。
  •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常用来形容江湖或远方的景象。
  • 江南客:指作者自己,因江南是他的故乡。
  • 楚歌:楚地的歌曲,这里可能指听到的地方民歌。

翻译

夜晚停船在淮河堤岸靠近五河县的地方,猛烈的风吹打着脸庞,我感叹时光的虚度。这里的青山比吴中少,但绿色的波浪却比汉水还要多。离开故乡何必带着弓剑,思念亲人时泪水落入烟波之中。我这个远在三千里外的江南游子,却在月光下听到了楚地的歌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夜晚泊船五河县时的深情与思乡之情。诗中,“恶风吹面”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叹蹉跎”则透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哀愁。通过对“青山”与“绿浪”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异乡景色的感慨。末句“却倚月明闻楚歌”更是以月色和歌声为媒介,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对家乡的眷恋,展现了深沉的乡愁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唐之淳

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