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许进士台仲九杞山中二首

山水经年别,樽罍十日留。 柴门沙月动,木榻海云流。 同爱名山隐,难忘帝国忧。 何时解朱绂,一笑共沧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樽罍(zūn léi):古代盛酒的器具。
  • 柴门:用树枝编扎的简陋的门,常指贫苦人家。
  • 沙月:月光照在沙地上。
  • 木榻:木制的床榻。
  • 海云流:云彩像海浪一样流动。
  • 朱绂(zhū fú):古代官员系在腰间的红色丝带,象征官职。
  • 沧洲:指隐居之地,常用来比喻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

翻译

山水间久别重逢,酒杯留连十日。 柴门旁沙地月光闪动,木榻上云彩如海流。 我们共同爱慕隐居名山,难以忘怀帝国的忧愁。 何时能解下官职的束缚,一同笑对那隐逸的沧洲。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忧虑。诗中,“山水”、“樽罍”、“柴门”、“沙月”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自然的氛围。通过对比“名山隐”与“帝国忧”,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政治的无奈。末句“何时解朱绂,一笑共沧洲”更是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隐居生活的深切向往。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