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草堂和王济之阁老韵

草堂临野水,苔积路难分。 枕簟虚山月,琴尊度海云。 㗳然真得道,隐矣不须文。 长日少人迹,门开鹳鹤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草堂:指简陋的居所,常用来形容隐居之处。
  • 苔积:苔藓积累,形容环境幽静,人迹罕至。
  • 路难分:道路因苔藓覆盖而难以分辨。
  • 枕簟:枕头和席子,代指睡眠之处。
  • 虚山月:山间的月亮显得空灵、幽远。
  • 琴尊:琴和酒杯,泛指文人雅士的娱乐用品。
  • 度海云:形容琴声悠扬,仿佛能穿越云海。
  • 㗳然:形容心情平静,无忧无虑。
  • 得道:达到某种境界或理解了某种道理。
  • 隐矣:隐居了。
  • 不须文:不需要用文字来表达。
  • 长日:漫长的日子。
  • 少人迹:很少有人来往。
  • 鹳鹤群:鹳和鹤的群落,象征着高洁和超脱。

翻译

草堂依傍着野外的溪水,苔藓覆盖的小路难以分辨。 山间的月亮照在空旷的枕席上,琴声和酒杯仿佛能穿越云海。 心情平静,真正领悟了道,隐居于此,无需再用文字表达。 漫长的日子里,很少有人来访,门敞开着,只有鹳鹤成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面,通过草堂、苔藓、山月、琴声等元素,展现了隐居者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中“㗳然真得道,隐矣不须文”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最后两句“长日少人迹,门开鹳鹤群”则进一步以鹳鹤的群落象征隐士的高洁和超脱,强化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