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轩为吴孟端赋

兄弟古所爱,君家义仁行。 青春池草梦,白日棣华明。 颍上荀文若,吴中陆士衡。 诗书有家学,不负竹洲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宜轩(yí xuān):古代人名,指作者孙一元。
  • 吴孟端(wú mèng duān):古代人名,指诗歌的赋予者。
  • 池草:指池塘中的水草。
  • 棣华(dì huá):指梅花。
  • 颍上(yǐng shàng):地名,指古代地名颍上郡。
  • 荀文若(xún wén ruò):古代文学家荀子的后代。
  • 陆士衡(lù shì héng):古代文学家陆机的后代。
  • 竹洲(zhú zhōu):指竹林。

翻译

宜轩为吴孟端写赋, 兄弟之间互相喜爱,你家以义和仁德为行为准则。 青春时期在池塘边的水草中做梦,白天里梅花明艳绽放。 在颍上,有荀文若和吴中的陆士衡, 他们在诗书之中有着深厚的家学,不辜负竹林中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之间的友情和学识的交流。作者通过赞美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们对学问的追求,表达了对文学家荀文若和陆士衡的敬重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采和学识修养。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