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形影神三首陶苏皆言日月灯影余兼言水镜影
我居四大中,正如衣中著。
我岂好往来,衣当有新故。
道家贵久生,谓当长相附。
竺乾大导师,广说无生语。
亦知海有岸,不识津梁处。
遂与二子偕,万劫每同住。
如在百戏场,好丑安可数。
贤愚贵贱间,头面无不具。
工拙我为之,令子蒙毁誉。
毁誉亦非真,会当随子去。
苟悟万缘空,夫何忧何惧。
一醉能几时,何以消百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形影神三首陶苏皆言日月灯影余兼言水镜影:这是诗的标题,意为与陶渊明、苏轼的形影神诗相和,他们主要谈及日月灯的影子,而作者则兼谈水镜中的影子。
- 明:指明朝。
- 唐时升:诗人姓名。
- 四大: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四种基本元素。
- 衣中著:比喻人处于物质世界之中。
- 新故:新旧,指事物的变化。
- 道家:指道教,强调长生久视。
- 贵久生:重视长久生存。
- 长相附:长期相伴。
- 竺乾:指印度,佛教发源地。
- 大导师:指佛教的高僧或佛陀。
- 广说无生语:广泛宣讲关于无生的教义,无生指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 津梁处:渡口和桥梁,比喻达到无生境界的方法或途径。
- 二子:指陶渊明和苏轼。
- 万劫:佛教术语,指极长的时间,无数的劫难。
- 百戏场:比喻世间万象,各种表演。
- 好丑安可数:美丑难以计数。
- 贤愚贵贱间:在贤愚和贵贱之间。
- 头面无不具:指人的面貌和身份各不相同。
- 工拙我为之:指作者自己创作的优劣。
- 令子蒙毁誉:使你受到赞誉或批评。
- 毁誉亦非真:赞誉和批评都不是真实的。
- 会当随子去:最终会随你而去。
- 苟悟万缘空:如果领悟到一切因缘都是空的。
- 何忧何惧:还有什么可以忧虑和恐惧的。
- 一醉能几时:一次醉酒能持续多久。
- 何以消百虑:如何消除各种忧虑。
翻译
我身处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的世界中,就像衣服穿在身上一样。我并不是喜欢来来去去,但衣服总有新旧更替。道教重视长久生存,认为应当长期相伴。印度的大导师,广泛宣讲关于超越生死轮回的教义。他们也知道海有岸,但不知道达到无生境界的方法或途径。于是我与陶渊明和苏轼一同,经历了无数的劫难,始终同住。就像在百戏场中,美丑难以计数。在贤愚和贵贱之间,人的面貌和身份各不相同。我创作的优劣,使你受到赞誉或批评。但赞誉和批评都不是真实的,最终会随你而去。如果领悟到一切因缘都是空的,还有什么可以忧虑和恐惧的呢?一次醉酒能持续多久,如何消除各种忧虑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和道教思想的融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诗中,作者以衣服比喻人生在世,指出一切都是无常的,新旧更替是自然规律。同时,作者通过对无生境界的探讨,表达了对超越生死轮回的向往。诗的最后,作者提出了一种超脱的态度,认为只有领悟到一切因缘都是空的,才能真正消除忧虑和恐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