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丘子成先生

大道未丧世,朝庙何雍容。 两阶陈玉帛,东序悬钟镛。 揖让俎豆间,四海穆清风。 皇图日卤莽,小儒袭章缝。 前经委蔓草,弄笔夸雕虫。 何知藿食者,六艺罗胸中。 九成明神降,三献远祖通。 先圣递文质,后王更异同。 礼乐如有兴,问此黄发翁。 河图与凤鸟,叹息何由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道:指大道理,大道理即大道理论,指宇宙间的道理、规律。
  • 朝庙:指朝拜神明的庙宇。
  • 陈玉帛:陈列着玉器和丝绸。
  • 东序:东边的庭院。
  • 悬钟镛:挂着钟和镛(一种古代打击乐器)。
  • 揖让:礼貌地行礼并让位。
  •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器皿。
  • 穆清风:指清风明月,形容风景宜人。
  • 卤莽:指朝廷政务繁忙。
  • 小儒:指学者。
  • 袭章缝:继承前人的学问。
  • 委蔓草:指草木丛生。
  • 夸雕虫:指夸耀自己的才华。
  • 藿食:指草木的食物。
  • 六艺:古代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 罗胸:指广泛涉猎。
  • 明神:指神明。
  • 三献:指三种祭品。
  • 递文质:传承文化传统。
  • 异同:指相异和相同。
  • 黄发翁:指年迈的学者。
  • 河图:指河图洛书,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书。
  • 凤鸟:传说中的神鸟。

翻译

赠给成先生 唐时升

大道理尚未失传,朝拜神明的庙宇何等庄严美丽。 陈列着玉器和丝绸,东边的庭院挂着钟和镛。 彼此礼貌地行礼并让位,四海之间风景宜人。 朝廷政务繁忙,学者们继承前人的学问。 草木丛生,夸耀自己的才华。 谁知道草木的食物,六艺广泛涉猎。 神明降临,祭品传承文化传统。 先圣们代代相传,后代君王有异有同。 礼乐若有兴致,问问这位年迈的学者。 河图洛书和神鸟,叹息何时能相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学者们对礼乐文化的传承与探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于未来的思考。整体氛围庄重而典雅,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唐时升

唐时升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叔达。受业归有光,年未三十,弃举子业,专意古学。后入都,值塞上用兵,料虚实胜负,无一爽者。家贫好施予,灌园艺蔬,萧然自得,工诗文,与同里娄坚、程嘉燧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 ► 1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