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程时望介斋

新安昔上郡,黄山秀而起。 程氏重黎后,居此古仁里。 异代见孤操,眼中得吾子。 结茅山之隈,行歌青涧底。 饮泉义固在,饥冻未应耻。 千载于陵翁,可以同此理。
拼音

所属合集

#黄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程氏:指程颢,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合称“程朱理学”。 重黎:指程颢的祖先程伯,他是黎族的后裔。 孤操:指程颢孤高的品性和行为。 结茅山:指在茅草搭建的茅屋中居住。 青涧:指清澈的山涧。 陵翁:指程颢。

翻译

新安昔曾经是上郡,黄山秀丽地耸立着。 程氏是黎族后裔,定居在这座古老的仁人之里。 异代的人们看到程颢的孤高品性,他们眼中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君子。 他住在茅草搭建的小屋里,漫步在清澈的山涧之间,吟唱着歌谣。 他喝着山泉,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即使饥饿和寒冷也不以为耻。 千年后,陵翁程颢,依然可以与他们一样理解这种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程颢的高尚品德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程颢作为一位儒家学者,以其孤高的品性和清高的行为,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他在黄山脚下的茅屋中过着简朴的生活,与自然为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诗中通过对程颢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清高人格的赞美。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