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

· 胡俨
居庸关,山苍苍,山头雉堞连云长。一夫临关,万夫莫当。 古称秦关百二强,何如居庸殿朔方。毡裘编发俱来王,此时正值天雨霜。 龙虎台前沙草黄,天寿峨峨冠中央。拜谒二陵心孔伤,葱葱佳气浮苍茫。 神游不返涕泗滂,天寒落日照大荒。饥鹘啸风狐兔藏,肩舆复度冰河傍。 仆夫黯淡颜无光,皮裘貂帽冻欲僵。举头但见南雁翔,居庸关,山苍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居庸关: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部,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
  • 苍苍:形容山色深青,苍茫无际。
  • 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墙上的矮墙,用以掩护守城士兵。
  • 临关:守卫关口。
  • 百二强:形容秦关坚固,难以攻破。
  • 殿朔方:指居庸关在北方的重要地位,如同宫殿一般坚固。
  • 毡裘编发:指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和发型。
  • 来王:来朝见君王,表示臣服。
  • 天雨霜:形容天气寒冷,下霜。
  • 龙虎台:地名,位于居庸关附近。
  • 天寿:山名,位于北京昌平区。
  • 冠中央:形容山峰高耸,如冠冕般位于中央。
  • 二陵:指明十三陵中的两座陵墓。
  • 葱葱佳气:形容景色美好,气象万千。
  • 神游不返:指对逝去的历史或人物的怀念和哀思。
  • 涕泗滂:形容泪水和鼻涕如雨下,极度悲伤。
  • 大荒:指广阔无垠的荒野。
  • 饥鹘(hú):饥饿的鹰。
  • 肩舆:轿子。
  • 冰河:结冰的河流。
  • 黯淡:形容脸色不好,无光。
  • 貂帽:用貂皮制成的帽子。
  • 南雁翔:指南方的雁群飞翔,常用来象征季节的变迁或离别的情感。

翻译

居庸关,山色苍茫,山顶的城墙连绵不断,仿佛与云相连。一人守关,万人难攻。古人称秦关坚固无比,但怎能比得上居庸关在北方的坚固地位。穿着毡裘、编着发的北方民族都来朝见君王,此时正值天寒地冻,下着霜。

龙虎台前,沙草已黄,天寿山高耸入云,如冠冕般位于中央。拜谒明十三陵中的两座陵墓,心中充满悲伤,美好的气象在苍茫中浮现。对逝去的历史或人物怀念不已,泪水和鼻涕如雨下,天寒地冻,夕阳照耀着广阔的荒野。饥饿的鹰在风中呼啸,狐兔躲藏起来,我乘坐轿子再次渡过结冰的河流。仆人的脸色黯淡无光,皮裘和貂帽都快要冻僵了。抬头只见南方的雁群飞翔,居庸关,山色依旧苍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居庸关的雄伟景象和北方严寒的气候,通过对比秦关与居庸关的坚固程度,突出了居庸关在北方的重要地位。诗中还融入了对历史和人物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居庸关的描绘,传达了对边关守卫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胡俨

胡俨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号颐庵。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兼工书画。洪武二十年以举人官华亭教谕。永乐初荐入翰林,任检讨。累官北京国子监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总裁官。仁宗时进太子宾客兼祭酒。有《颐庵文选》。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