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渊寺二首

徙倚禅林胜,瞻依佛界宽。 雨花飘石座,幡影落松坛。 地迥红尘隔,云阴碧殿寒。 一泓杳深黑,疑是有龙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徙倚:徘徊、停留。
  • 禅林:指寺院。
  • 瞻依:仰望依靠。
  • 佛界:佛教的世界,这里指寺院。
  • 雨花:佛教传说中,佛祖讲经时天降的花朵。
  • 幡影:飘动的旗帜的影子。
  • 松坛:种有松树的庭院或祭坛。
  • 地迥:地势高远。
  • 红尘:尘世、世俗。
  • 云阴:云的阴影。
  • 碧殿:绿色的宫殿,这里指寺院。
  • 一泓:一潭清水。
  • 杳深黑:深邃而黑暗。
  • 龙蟠:龙盘曲而伏。

翻译

徘徊在寺院的胜地,仰望着宽广的佛界。 雨中的花朵飘落在石座上,旗帜的影子落在松树环绕的祭坛。 地势高远,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云的阴影使绿色的寺院显得寒冷。 一潭深邃而黑暗的水,让人怀疑有龙在其中盘曲而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龙渊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徙倚禅林胜,瞻依佛界宽”表达了诗人对寺院宁静与庄严的向往。通过“雨花飘石座,幡影落松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寺院的神秘与超脱。后两句“地迥红尘隔,云阴碧殿寒”则进一步以地势的高远和云影的寒冷,来象征寺院与尘世的隔离。结尾的“一泓杳深黑,疑是有龙蟠”则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使整个寺院显得更加幽深莫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尘世之外宁静生活的向往。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