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梁洪

前月公使还,送之聊城东。 今日公使出,遇之秦梁洪。 公如虬与龙,来往无定踪。 我如萍与蓬,流转何终穷。 淹留千里内,再得仰音容。 下马野人家,星稀月当空。 山炉爇枯桑,土甑炊新舂。 问言及母妻,慇勤慰冲冲。 复许还故乡,送之以仆僮。 期以阅岁见,镫罢桃花红。 一饭恩必酬,禽鱼恋渊丛。 明日车马异,天涯矫冥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虬与龙:古代传说中的两种龙,比喻公使如龙般神秘莫测。
  • 萍与蓬:浮萍和蓬草,比喻自己如浮萍般漂泊不定。
  • (ruò):烧,点燃。
  • (zè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
  • 慇勤(yīn qín):殷勤,热情周到。
  • 冲冲(chōng chōng):形容心情激动。
  • (dèng):古代马鞍两旁的脚踏。
  • 渊丛:深水中的草丛,比喻故乡。
  • 矫冥鸿:矫健的鸿雁,比喻远行的人。

翻译

前月公使归来,我在聊城东边送他。今日公使又出使,我在秦梁洪遇见他。公使如同传说中的虬龙,行踪不定。我则像浮萍和蓬草,漂泊无定。在千里之内停留,再次得以仰望他的音容。下马在农家,星星稀疏,月亮当空。山中的炉子点燃了枯桑,土制的甑里蒸着新舂的米。询问起我的母亲和妻子,他热情周到地安慰我。又答应让我回故乡,还派了仆僮送我。约定明年再见,那时桃花已谢。一顿饭的恩情我必会回报,就像禽鸟和鱼儿依恋深水中的草丛。明天车马各奔东西,天涯海角,我将如矫健的鸿雁远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公使与自己的行踪,表达了作者对公使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诗中,“虬与龙”与“萍与蓬”的比喻生动形象,突出了公使的神秘与自己的无奈。后文通过描述与公使的相遇及交谈,展现了公使的亲切与关怀,以及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唐之淳

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