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马营
长河抱曲洲,河转洲面窄。
前瞻甲马营,近可半舍隔。
水傍一鳜鱼,腹剖尾正赤。
知是獭所祭,馀馂遗人食。
役夫取以至,令我三叹息。
自我去桑梓,海月十挂壁。
荐奠谁其尸,蘋藻空自碧。
食鱼感时序,行矣望乡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马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作者旅途中的一个地点。
- 半舍: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半舍即十五里。
- 鳜鱼:一种淡水鱼,学名为Siniperca chuatsi。
- 獭所祭:传说中水獭捕鱼后会将鱼排列在岸边,如同祭祀一般。
- 馂遗:剩余的食物。
- 桑梓:指故乡。
- 海月:指海上的月亮,这里可能指作者离家已久,常望海上的月亮思念家乡。
- 荐奠:祭祀时供奉祭品。
- 蘋藻:水草,常用于祭祀。
翻译
长长的河流环绕着弯曲的沙洲,河流转弯处沙洲显得狭窄。 向前看去,甲马营就在眼前,距离大约有十五里。 水边有一条鳜鱼,剖开的腹部尾巴鲜红。 知道这是水獭捕食后留下的,剩余的部分被人们食用。 士兵取来这条鱼,让我连声叹息。 自从离开故乡,海上的月亮已经十次挂在墙壁上。 祭祀时谁来供奉祭品,只有水草空自碧绿。 吃着鱼,感慨时光的流逝,我即将启程,望向故乡的方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甲马营、鳜鱼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长河抱曲洲”一句,以河流和沙洲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后文通过对鳜鱼的描写,引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