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次韵

石屋何年凿,秋风此度来。 空明通日月,苍翠叠莓苔。 元气蒸常湿,烟霏锁不开。 何当傍幽胜,随意筑琴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空明:指天空的明朗。
  • 莓苔:青苔。
  • 元气:指大自然的生命力。
  • 烟霏:烟雾弥漫。
  • 幽胜:幽静而优美的地方。
  • 琴台:弹琴的地方,常指高雅的场所。

翻译

这座石屋是何年开凿的呢?我这次随着秋风而来。 它空旷明亮,仿佛能通达日月,四周叠满了苍翠的青苔。 大自然的生命力使得这里常常湿润,烟雾弥漫,门扉紧锁不开。 我何时能依傍在这幽静而优美的地方,随心所欲地建造一个弹琴的高雅场所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石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幽静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空明通日月,苍翠叠莓苔”描绘了石屋的明亮与周围环境的生机,而“元气蒸常湿,烟霏锁不开”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神秘感来增强诗的意境。结尾的“何当傍幽胜,随意筑琴台”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艺术的灵感。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