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汊口十咏旗山

平野山根出,形如一鼓横。 何人费修琢,真宰自生成。 苔剥青犹好,云深湿不鸣。 太平有乐部,还拟献承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休宁(xiūníng):地名,古地名,今安徽省休宁县。
  • 汊口(chà kǒu):水道的分支。
  • 旗山(qí shān):山名,位于今安徽省休宁县。
  • 宰(zǎi):主宰、掌管。
  • 太平有乐部:指太平有福之地。

翻译

在休宁的汊口处,十次吟咏旗山。 平坦的原野中,山势横亘如一面鼓。 谁人费心雕琢,它却自然生成。 青苔脱落后更显美丽,云雾笼罩下静谧无声。 在这太平有福之地,我还想献上我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休宁汊口处旗山的景色,通过对山的描写展现了山的自然之美和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通过赞美山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