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汊口十咏旗山

闻道东林竹,当年有凤鸣。 湿云吹不散,凉月乱还明。 疏见晚山色,遥连茅舍清。 岂无逸士驾,载酒寄高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汊口(chà kǒu):江河中的支流口。
  • 旗山:地名,位于今安徽省休宁县。
  • 逸士(yì shì):指志向高远、不拘泥于世俗的人。
  • 高情:高尚的情操。

翻译

听说东林竹林中,曾经有凤凰鸣叫。 潮湿的云雾吹不散,凉爽的月光依然明亮。 稀疏地看到晚山的颜色,远远地连着茅舍清晰可见。 难道没有志向高远的人来驾驭,载着酒寄托高尚的情怀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旗山的美景,通过描写竹林、云雾、月光、山色等元素,展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意境。诗人以凤凰鸣叫、高尚的情操来点缀诗篇,表达了对高远志向和美好情感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界的独特感悟。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