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林樵隐歌为梁太学赋
七闽孕奇秀,秀出壶公山。壶公悬壶住绝顶,云霞万叠供朝飧。
玉宇琼楼架天末,翠葆丹旂互明灭。高寒可望不可亲,一片晴光堕林樾。
林中大隐梁伯鸾,飞身直上凌崭岩。苍精之龙不肯佩,却从杜甫歌长镵。
长镵朝持柄白木,伐木丁丁向空谷。竦身乍可亲猿猱,跂足时堪友麋鹿。
峰回岫转兴不穷,壶公绝顶寻壶公。高霞万叠餐不尽,担头五色纷葱茏。
荷担归来石床畔,两腋风生体轻健。金茎底事月底寻,石髓无劳洞中玩。
君不见赤城之下吾所庐,霞标突兀千仞馀。兴公丽赋久埋没,桃花流水空踟蹰。
又不见武夷之蹊君咫尺,霞幔为亭驻征跸。天孙懒织云锦裳,邂逅梯仙竟谁识。
愿君大隐留人间,长林筑室三千年。春来倘挟汝南费,一筇历探壶中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闽:指福建,因其古为闽地,分为七部分,故称。
- 壶公山:山名,位于福建莆田。
- 朝飧:早餐。
- 玉宇琼楼:指仙境中的楼阁。
- 翠葆:翠绿色的华盖。
- 丹旂:红色的旗帜。
- 林樾:林荫。
- 崭岩:险峻的山岩。
- 长镵:一种长柄的掘土工具。
- 丁丁:形容伐木声。
- 竦身:挺直身体。
- 跂足:踮起脚尖。
- 荷担:挑担。
- 金茎:指仙草。
- 石髓:石中的精髓,传说中的仙药。
- 赤城:山名,位于浙江天台。
- 霞标:高耸入云的标志。
- 兴公:指孙绰,东晋文学家,有《天台山赋》。
- 武夷:山名,位于福建武夷山。
- 霞幔:如霞的帐幕。
- 天孙:指织女。
- 梯仙:指登仙的人。
- 汝南费:指费长房,传说中的仙人。
- 筇:一种竹子,可做手杖。
- 壶中天:指仙境。
翻译
福建孕育了奇秀的风景,其中最秀美的要数壶公山。壶公山绝顶上,壶公悬壶而居,云霞万叠,如同朝霞般美丽,供人早餐欣赏。天边的玉宇琼楼,翠绿色的华盖和红色的旗帜,在明灭之间交相辉映。高寒之地,可望而不可亲,一片晴光洒落在林荫之下。
林中有一位大隐士梁伯鸾,他飞身直上险峻的山岩。他不佩戴苍精之龙,而是跟随杜甫歌唱长镵。长镵的柄是白色的木头,他在空谷中伐木,发出丁丁的声音。他挺直身体,可以亲近猿猱,踮起脚尖,时常与麋鹿为友。
峰回路转,兴致不穷,他在壶公山的绝顶寻找壶公。高霞万叠,餐不尽的美景,担头五色,缤纷葱茏。他挑担归来,石床畔休息,两腋风生,体态轻健。他不需要在月底寻找金茎,也不必在洞中玩味石髓。
你没看见吗,赤城山下是我的居所,霞标高耸千仞有余。孙绰的《天台山赋》早已埋没,桃花流水空留踟蹰。你又没看见吗,武夷山的蹊径近在咫尺,霞幔为亭,驻足征跸。天孙懒得织云锦裳,邂逅梯仙,竟无人识得。
愿你大隐于人间,长林筑室,三千年不变。春来时,倘若携汝南费长房,一筇手杖,历探壶中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壶公山的奇秀景色和隐士梁伯鸾的隐逸生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净化的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