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同吴兴凌时东海昌董子言陈用明西湖玩月烂醉歌此

十里蒹葭雨尽收,西湖一望月光浮。 野袍白帻同幽事,菰米莲房作好秋。 波静龟龙听醉语,夜凉河汉带渔舟。 高情尽在形骸外,不用逢人说胜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白帻(zé):白色的头巾。
  • 菰米(gū mǐ):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可食用。
  • 莲房:莲蓬。
  • 河汉:银河。
  • 形骸(hái):身体,这里指外在的形态。

翻译

十里的芦苇丛中,雨水已经全部收尽,西湖在月光下波光粼粼。 穿着朴素的野袍,戴着白色的头巾,与朋友们共享这幽静的时光,品尝着菰米和莲蓬,感受着美好的秋意。 湖面平静,仿佛龟龙也在聆听我们的醉语,夜晚凉爽,银河似乎也随着渔舟轻轻摇曳。 我们的高情远志尽在不言中,无需向人炫耀这次美妙的游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夜西湖的静谧美景和诗人与朋友们的高雅聚会。诗中,“十里蒹葭雨尽收”一句,既展现了雨后的清新,又暗示了夜晚的宁静。月光下的西湖,波光粼粼,与友人的野袍白帻相映成趣,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幽雅氛围。诗人在品尝菰米莲房的同时,也在品味着秋天的韵味。后两句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不拘形骸的高情远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