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凤阳奉呈南涧公

行役到淮甸,重经感岁年。 鸡声犹郡郭,草色自人烟。 访古山河在,思亲涕泗悬。 南来愁跨马,北去喜乘船。 便续淮南赋,仍歌□□篇。 山前谁杜甫,槎上或张骞。 祇觉心非石,徒教发变玄。 风依沙寺泊,雨借驿楼眠。 燕社迎沽酒,莺春促换绵。 锦翻花蔼蔼,茵细草芊芊。 饱食王孙饭,寒分贵客毡。 从容酬白昼,出处任苍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役:因公务而跋涉在外。
  • 淮甸:指淮河流域的平原地区。
  • 岁年:岁月。
  • 郡郭:郡城的城墙。
  • 人烟:指人家、住户。
  • 思亲:思念亲人。
  • 涕泗:眼泪和鼻涕,形容悲伤。
  • 跨马:骑马。
  • 乘船:坐船。
  • 淮南赋:指汉代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
  • (chá):木筏。
  • 张骞:西汉时期的著名探险家,曾出使西域。
  • 祇觉:只觉得。
  • 沙寺:建在沙地上的寺庙。
  • 驿楼: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
  • 燕社:燕子聚集的地方。
  • 莺春:指春天,因莺鸟在春天活跃。
  • 蔼蔼:形容花木繁盛。
  • :垫子或褥子。
  • 芊芊:形容草木茂盛。
  • 王孙:贵族子弟。
  • 贵客:尊贵的客人。
  •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
  • 出处:指出仕和隐退。
  • 苍天:天,也指命运。

翻译

因公务跋涉到淮河流域,重游旧地感慨岁月流逝。鸡鸣声依旧回荡在郡城周围,草色青青,自有人家炊烟。探访古迹,山河依旧,思念亲人,泪流满面。南来时愁苦地骑马,北去时却欢喜地乘船。继续续写淮南的赋文,仍然吟唱着某篇诗歌。山前是谁在吟咏,如同杜甫;乘筏而上,或许能遇见张骞。只觉得心非铁石,徒然使头发变白。风中依偎着沙地上的寺庙停泊,雨中借宿驿楼得以安眠。燕子在聚集地迎接我,莺鸟在春日催促着换季。花儿繁盛如锦,细草如茵,茂盛青翠。吃饱了王孙的饭,寒冷时分享贵客的毡毯。从容不迫地度过白昼,出仕或隐退,任由苍天安排。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因公务重游淮甸时的感慨与思绪。诗中通过对淮甸景物的描绘,如鸡声、草色、山河等,勾起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旅途的疲惫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但最终以从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任由命运安排。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观。

唐之淳

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