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壶觞(hú shāng):指酒器,这里代指饮酒。
- 萧散:形容心情舒畅,无忧无虑。
- 习气:指旧有的习惯或习性。
- 浮荣:虚浮的荣华,指世俗的名利。
- 樵(qiáo):砍柴,这里指隐居山林的生活。
翻译
风月自然适宜,酒杯再次相邀。 野外的情趣更加舒畅,旧有的习气尚未完全消除。 海上有金光闪烁的草,山中有白雪般的苗。 如果可以抛弃虚浮的荣华,我愿与你一同隐居山林,做樵夫。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和对世俗荣华的超脱。诗中,“风月自堪适”一句,即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而“壶觞复此招”则进一步以酒会友,增添了诗意和人情味。后两句“野情转萧散,习气未全消”则巧妙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向往自然的萧散生活,另一方面仍未能完全摆脱世俗的习气。最后两句“浮荣如可弃,吾与子同樵”则强烈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与知己一同远离尘嚣,过上简朴的樵夫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和答喻扬庵郡公五首 其三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六十一 邓高密侯 》 —— [ 明 ] 孙承恩
- 《 登瀛图 》 —— [ 明 ] 孙承恩
- 《 送友人归寿诗 》 —— [ 明 ] 孙承恩
- 《 送郭爱芝还吴兼致寿意 》 —— [ 明 ] 孙承恩
- 《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咏山居 》 —— [ 明 ] 孙承恩
- 《 春日漫兴用前韵十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清江引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