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屏对雪图

昔年岁莫京国还,舣舟夜宿南屏山。 山风吹云天欲压,夜半大雪埋江关。 清晨倚楼望吴越,六合玉花飘未绝。 恍疑江水驾山来,万顷银涛涌城阙。 山僧好事喜客留,置酒开筵楼上头。 玉堂仙人宋夫子,红颜白发青貂裘。 坐谈今古如指掌,共看云收月华上。 寒辉素彩相荡摩,碧海琼台迭萧爽。 酒酣击节心目开,慷慨吊古思英才。 荒祠古柏岳王墓,废湖残柳苏公堤。 一时嘉会难再得,仙人上天尘世窄。 王子何年绘此图,正貌南屏旧游迹。 吾知王也奇崛人,新诗妙墨俱绝伦。 偶然挥洒岂无意,神授仿佛存天真。 世间今古同飞电,回首人豪都不见。 空有萝山石室书,夜夜虹光射霄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莫:岁末。
  • 京国:京城。
  • 舣舟:停泊船只。
  • 六合: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 玉堂仙人:指宋夫子,形容其地位尊贵如仙人。
  • 碧海琼台:比喻雪后的景色如仙境。
  • 击节:拍打节奏,形容激动。
  • 吊古:缅怀古人。
  • 仙人上天:比喻宋夫子去世。
  • 虹光:比喻书籍的光辉。

翻译

多年前的一个岁末,我从京城归来,夜晚在南屏山下泊船过夜。山风吹动云层,天空似乎要压下来,半夜大雪覆盖了江面和城关。清晨我站在楼上眺望吴越之地,雪花如同玉花般飘落未停。我仿佛看到江水驾着山峦涌来,万顷银色的波涛冲击着城阙。山中的僧人热情好客,邀请我在楼上设宴。宋夫子,这位玉堂中的仙人,红颜白发,身着青貂裘,与我们坐谈古今,指点江山。我们一起观赏云散月升,寒光与素彩交相辉映,碧海琼台般的雪景清新爽朗。酒酣耳热之际,我心中激动,缅怀古人和英才。岳王墓旁的荒祠古柏,苏公堤上的废湖残柳,都让我感慨万千。这样的美好时光难以再现,宋夫子已仙逝,尘世显得狭小。王子不知何时绘制了这幅图画,正是描绘了南屏山旧时的游历景象。我知道王子是个才情出众的人,他的新诗和妙墨都无与伦比。他偶然间的挥洒并非无意,而是仿佛得到了天真的神韵。世间古今如飞电般转瞬即逝,回首那些英雄人物都已不见。只有萝山石室中的书籍,夜夜放射出虹光,照耀着霄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南屏山下夜宿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大雪覆盖的江关、玉花般的雪花、山僧的热情款待以及与宋夫子的深夜畅谈等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万顷银涛涌城阙”、“碧海琼台迭萧爽”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结尾处的“空有萝山石室书,夜夜虹光射霄汉”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文化的珍视,以及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